谷歌發布了一項政策議程,以促進私營部門人工智慧公司和政府之間的合作,以促進建立一個監管法律框架,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工智慧機會,同時解決民間社會的傷害預防問題。
支援人工智慧的法律框架
有利於人工智慧創新的法律框架的靈活性是Google機會議程的重點。
對支持創新的法律框架的呼籲鼓勵創新相對不受各機構拼湊法規的影響。
Google 的支持創新的法律架構是基於四項原則:
- 政府需要進行機構間協調來制定法規,以避免拼湊的方法,在沒有協調的情況下隔離不同機構之間的不同目標。
- 政府必須支持版權框架,允許人工智慧開發人員利用公開資料建構人工智慧模型
- 採用基於風險的監管方法,確定哪些實體(例如開發人員、部署人員或使用者)對特定危害負責。
- 政府應制定隱私法規,允許人工智慧開發人員使用公開資訊。
將人工智慧融入政府
政策議程不僅提出了人工智慧友善法規的法律框架,還提出了政府將人工智慧整合到每個機構的方式,包括邀請人工智慧專家為政府機構提供建議。
這部分議程鼓勵各級政府聘請私部門人工智慧專家擔任顧問,並鼓勵政府內部整合人工智慧技術。
該文件鼓勵人工智慧融入公共服務:
「技術競賽的獲勝者往往不是最先發明的人,而是最優秀的部署者。
……政府可以與私營部門和民間社會密切合作,透過採用人工智慧來改善公共服務並幫助小型企業獲得人工智慧,從而推進這一目標。”
谷歌的議程也鼓勵政府層級增強人工智慧專業知識:
“……所有機構都需要一些人工智慧專業知識,政府應考慮建立一個集中的專家資源,為政府各機構提供建議。”
基於風險的人工智慧監管方法
有利於人工智慧開發人員的一個有趣功能是基於風險的法規方法,該方法將責任分配給直接對損害負責或能夠控制損害的實體。
這意味著,監管不應讓技術創造者對其下游發生的危害負責,而應專注於直接負責(而不是間接負責)的技術開發者、部署者或使用者。
議程建議:
「……對人工智慧監管採取基於風險的方法……允許監管機構確定哪些各方(開發人員、部署人員或用戶)最有可能控制預防和減輕傷害,因此他們應該負責。”
呼籲支持數據流動和跨境投資
全球隱私和監管方法導致隱私和資料保留法律不僅因國家/地區而異,而且因地區而異。
機會議程倡導的是一種全球性的方法來規範數據跨境流動,使人工智慧發展的每一步都不會受到各國數據監管的阻礙。
最大化跨境貿易和投資的能力也是Google推動人工智慧監管全球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政治議程顯示:
「……由於人工智慧本質上是一種跨境技術,因此個人政策努力必須與強有力的貿易和投資政策掛鉤,以支持人工智慧領域值得信賴的國際合作,包括對人工智慧開發和部署至關重要的跨境資料流。
貿易政策制定者為支援負責任的人工智慧可以採取的最重要步驟之一是致力於支援可信賴的跨境資料流。
……鑑於人工智慧的跨境性質,促進貿易和投資框架對於人工智慧的開發、部署和治理至關重要。”
人工智慧的全球監管
谷歌呼籲各國政府關注人工智慧的好處,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慧為全球的公民造福,這是一種平衡的監管方法。 法規不應該涵蓋所有不能做的事情。
各國政府也應小心謹慎,在保護公民免受傷害和防止創新受到不必要的壓制之間取得平衡。
也許谷歌議程的最大收穫是關注全球範圍內的機會。
閱讀 Google 的政策聲明:
人工智慧機會議程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