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法院今天對一項指控社交媒體公司透過令人上癮的平台設計故意傷害兒童的訴訟作出裁決。
代表數百名美國未成年人提起的合併訴訟稱,Meta、Snap、TikTok 和 YouTube 等公司專門設計其平台來「吸引」年輕用戶,導致焦慮和憂鬱等心理健康問題。
該案合併了 2022 年初提起的 100 多起個人訴訟,就在 Facebook 舉報人弗朗西斯·豪根 (Frances Haugen) 洩露了 Instagram 對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利影響的內部調查後不久。
法官允許大部分訴訟繼續進行
法官伊馮·岡薩雷斯·羅傑斯(Yvonne Gonzalez Rogers)在加州發布的命令中寫道:「被告據稱將兒童作為他們的主要市場,並設計了他們的平台來吸引他們並使他們上癮。”
這些公司試圖駁回訴訟,表示他們受到《通訊規範法》第 230 條規定的保護,免於承擔責任。 這部 1996 年的法律簡稱為第 230 條,保護線上平台免受因用戶生成內容而提起的訴訟。
但羅傑斯寫道,經過仔細分析,“雙方對駁回動議採取的全有或全無的態度並不能充分解決本次訴訟所面臨問題的複雜性。”
訴訟的核心是圍繞平台的無休止的資訊流、推播通知、演算法推薦和其他上癮的設計功能的指控。 原告表示,這些故意的設計選擇才是造成心理健康傷害的罪魁禍首,而不是內容本身。
羅傑斯同意了。 第 230 條並未禁止針對設計缺陷提出產品責任索賠,例如無效的家長監護、年齡驗證、時間限制和帳戶刪除障礙。 然而,有關使用演算法推薦帳戶和一些通知功能的說法被拒絕。
「這同樣適用於此。法院必須考慮被告涉嫌違反對原告的義務的具體行為,」羅傑斯寫道。 “需要分析的是這些詳細而具體的行為指控。”
未來可能具有破壞性的發現
隨著案件的發現,科技公司有關其對潛在損害的了解的內部文件和數據可能會曝光。 原告辯稱,這些公司意識到了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但幾乎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解決安全問題。
羅傑斯寫道:“雙方要么全有要么全無的做法並不能公平或準確地代表第九巡迴法院對第 230 條豁免權的適用。” “相反,法院對訴狀中指控的實際功能缺陷進行了分析。”
該訴訟尋求設計變更、損害賠償
該訴訟尋求將產品責任法適用於社交媒體,將這些平台視為有缺陷的產品,需要改進設計和警告。
長期以來,科技公司僅對使用者內容保持法律豁免權。 儘管如此,這個案例和其他案例都指出了一種新的威脅,以演算法、推薦系統和平台中嵌入的其他操作選項為中心。
這些公司的律師尚未表示是否會對這項決定提出上訴,使訴訟的重要部分得以繼續進行。 由於涉及數十億美元和社交媒體的未來設計,此案受到科技界和法律界的密切關注。
如果集體訴訟獲得認證,原告將尋求損害賠償並強制平台進行更改,例如預設時間限制、年齡驗證、演算法透明度等。 但該案仍面臨證明平台直接造成個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損害等障礙。
最終,該訴訟針對的是社交媒體公司的核心廣告業務模式,該模式依賴於透過無休止的滾動提要等設計選擇來最大化用戶的參與時間。 強加給公司的任何改變都可能影響他們的利潤。
展望未來
儘管仍處於早期階段,但混合裁決使訴訟繼續存在,並為內部文件掃清了道路,以揭露 Facebook、Snapchat、TikTok 和 YouTube 可能以犧牲年輕用戶福利為代價來吸引年輕用戶的程度 。
特色圖片:DavideAngelini/Shutterstock